下一步昆明股票配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应规划哪些具体路径?
在一场日前(26日)于上海长宁举办的“低空展翼,蓄势腾飞”低空经济行业闭门会(下称“闭门会”)上,多位航空、飞行器等领域企业纷纷表示,现阶段,我国低空经济产业仍处于起步期且发展速度迅猛,产业链上下游格局也已初具雏形,因而一些空域、适航等保障性政策的制定和落地至关重要。
行业期待细分政策
今年以来,多项顶层政策聚焦“低空经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近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提出,“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包括空域、适航审批、标准与保障、产业等几大领域;空域政策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是纲领性文件;适航审批政策上,2022年8月1日施行的《正常类飞行适航规定》有重要指导意义,其针对飞行器从飞行、结构、设计和制造、飞行界面等进行评估;标准与保障政策上,飞行器技术标准、安全规范以及基础设施补贴、人才引进等是重点。
在产业政策上,去年3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则从航空器研制和创新能力,航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以及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等领域提出要求,并提出到2030年要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
行业也期待更多细分政策。在上述闭门会上,无锡华天燃气轮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周玉吉告诉记者,公司现阶段的业务重点在民用航空发电机的组装制造,同时也有自建飞行器叶片厂的计划,相关零部件、设备存在着进出口需求,“一些出口退税、进口保税政策对于公司的发展有一定帮助。”
低空经济领军企业、上海时的科技相关负责人徐安也表示,公司此前的总装制造工厂设在安徽,以匹配一些黄山区域的文旅飞行场景;近年来,公司将研发总部设在上海,在主机厂落地、应用场景匹配等方面都受益了一些针对性政策,“期待在一些示范性的如低空通勤等场景领域,未来能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记者也了解到,得益于《关于加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区域联动发展打造低空经济核心承载区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文件的引导,虹桥商务区已实现了与长三角重点城市的点对点低空通勤,试飞覆盖范围包括虹桥—松江、虹桥—苏州太仓、虹桥—苏州昆山等6条航线;其中,虹桥到苏州太仓港的出行总交通耗时仅20分钟,比驾车用时缩短70%,比乘坐高铁总耗时缩短87%。
“除了现有政策,长宁将持续对低空航空器、低空航线、低空服务体系等领域市场主体给予政策支持。”闭门会主办方之一、上海市长宁区投促办相关负责人刘嘉峰表示。
产业发展路径与趋势
根据中国民航局2024年公布的相关数据,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预测到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低空经济的需求与场景何在?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经理黎韬扬称,现阶段,低空经济的需求体现在商业需求和政府需求两个方面。商业需求包括农业植保、基础巡检、测绘、金融、矿产勘探等;政府需求则包括政府监管(安防巡逻、缉毒缉私)、应急(航空灭火、救援、应急通信)、环境资源管理(国土、气象、水务)等。
低空经济产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企业应如何发力?黎韬扬表示,一方面,低空飞行器的应用场景可以从应急、消防等“载物”的特殊场景突破,待成本逐步下降以及安全性、经济性有所提升后拓展到“载人”;另一方面,高可靠、高续航、绿色环保、低成本也将是eVTOL发展的重要方向,这涉及简化制造流程、降低材料成本、优化运营效率等。此外,低空经济中三维空天信息的探测、计算、规划、监管也需要人工智能(AI)和算力支撑。
睿资创投创始人李天一也告诉记者,AI、卫星互联网是未来具有前景的低空经济产业细分赛道。而从赛道的应用场景和定价逻辑来看,首先,低空经济产业的“产品力”需要符合用户需求,其次,低空经济企业需要为产品营造规模效应以使产品的效益高于其制造成本,最后,企业则应通过技术创新获取更高的降本空间。
李天一建议,航空器的产品力是核心,这包括了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飞行控制系统等,同时,企业还需关注终端应用场景的刚需性,聚焦能快速落地的痛点场景,比如山区医疗物资运输,港口巡检等。
沪上一家飞行器技术与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空海易行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朱臻也告诉记者,从飞行器整机制造、负载配件(包括雷达、云台相机等)、基础设施(换电充电机库、飞行管控平台等)这三大低空经济产业组成来看,国内企业均已实现了细分领域的全覆盖,“但从我们走访调研绝企业的经验来看,飞行器的硬件、飞行控制系统已经较为成熟,但电池续航能力对于需要连续作业的无人机来说仍是一大挑战。”
朱臻同时表示,从载人垂直起降飞行器本身的资质来看,低空经济无人机许可证的获取也是一大关键,这包括了型号合格证(Type Certificate, TC证)、生产许可证(ProductiongCertificate, PC证)、航空器适航证(Airworthiness Certificate,AC证)和运营合格证(Operational Certificate, OC证),目前国内拥有上述四证齐全的企业寥寥无几。
“除此之外,业界还需要考虑适合载人飞行器起降的停机坪、符合标准的机库和指挥室,以及其背后的专业飞手、运维、培训及地面站人员等,总的来说,低空飞行运营企业在人、机、空、场四部分缺一不可。”朱臻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邹臻杰
相关阅读
在这场政策与技术的双重博弈里,“低空经济第一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
136 03-05 11:57
高校专业的优化和调整,对应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近年来我国专业优化调整频率加快。
646 01-04 15:58
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之所以如此重要,恰恰是因为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如今还处在被验证的阶段。
160 01-03 13:08
低空经济迎利好政策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推动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快速发展
56 2024-12-24 08:50
目前各地都在加快低空经济的规划和布局昆明股票配资。
371 2024-12-23 14:5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